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本地特产 > 正文

    砀山梨都说果

    信息发布者:苏建东
    2018-01-08 21:06:12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
    • 相关机构: 民间

    • 电 话:

    • 网 址:http://

    • 感谢 dangshanccoo 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
    • 点击率:3512

  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    梨都说果,虽是一个说字,想想大有文章可做——传说,戏说,学说…… 你说,我说,他说……。说树,说果,说管理;说土,说水,说技术……。一株梨树王,竟扯出几百年的栽培史;几个品种梨,引发出一系列民间故事。从出口梨的过程中,论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模式;在吃酥梨的花样里,总结保健医疾的成功经验;为了通俗易懂,要把精深的管理技术,说得具体形象;避开复杂的机械操作,将民间流传的加工工艺,叙述给广大读者……
        说古论今,说理叙事,说东道西,需要说的东西真的不少;道听途说,狂言吹说,瞎猜乱说,仔细筛选,不在本的内容也很多……。
        要说简单,“梨都”二字概括全盘,没必要再叙,要说复杂,花果枝叶土肥水气,各自又都能写成本厚书……
        说,张嘴就来,很容易。说过,要让后人评,想想也难……。动笔前,酝酿构思列提纲,要反复说给文友们听;动笔后,为了核实一件事,又要到处打探听人说……。
    说来说去,梨都说果,总算说成文字;说得到底如何,还请广大读者日后细细评说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种植历史,追溯求源

        砀山酥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,那么,到底是什么时间开始种植梨树的呢?有据可查的记录是1733年(清雍正十一年)的《铜山县志》,上面记载着“黄里石榴、砀山梨,义安的柿子居满集”的民谣。这就充分说明,在那时砀山产梨已成规模,并且是享誉一方的特色产品。居然与萧县黄里、铜山的义安一道被人们列为特产区,并记录在案。
        再往前说,明万历五年(1577年)的《徐州府志》上,也有砀山产梨的记载,但原文没有透露出来。连《砀山县志》上也只是这么一句。到底是如何记录的,不太清楚,既然都敢引用延用,其可信度还是有的。
        更早的文字记载要追溯到庄子的《人世间》,上面写到“夫揸梨橘柚,果蔬之属,实熟则剥,剥则辱,大枝折,小枝泄。”翻译成白话文:揸,读zha,与“木”字旁加“且”读音同,是“捏”或“撮”的意思。辱为“软绵”,“泄”同“卸”。这样意义就明了了。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,字周。生于公元前369年,卒于公元前286年,系宋国蒙人。即现在河南省商丘市的东北,距砀山约60公里。夏分九州,砀属豫州之城,西周初期属宋,为砀邑。秦设36郡,砀郡为其一。距离如此之近,文字确切是梨,尽管没有砀山二字,但那时这一带有梨树肯定是事实,要不如何判断成熟,如何采吃,以及“大枝折,小枝泄”的丰收景象,不会记载的如此清楚。
        《秦风》载:“隰有树遂”。隰为名词,指低洼潮湿地带。遂,应该是木字旁加个遂字,辞源上解释为:梨的前身叫法。看来,这才应该是梨树种植的最早记录。砀山古时候居于东海边沿,属沼泽之处,气候湿润,适宜梨树种植,有一定的科学依据。
        有物可鉴的栽培历史,当数砀山良梨镇的“梨树王”了,据查,它已有180年的树龄,树干直径近2米,高7米有余,占地3分,单株年产量竟达2000公斤。这鲜活的植物以及它周围的众多姊妹树,足以证明着砀山人栽培管理酥梨的历史悠久。
        不管怎么说,砀山梨在很早以前就有了,这是砀山人引为骄傲的资本。
        民间流传的很多故事,就更能证明砀山产梨。明万历年间,皇帝朱翊钧探望告假回乡盖屋建房的老师沈鲤(商丘人士,朝中阁老)。路经砀山时,品尝了地方官员敬献的酥梨,尝后大加赞赏,并口喻广为栽植,列入贡品,年年俸京。万历帝到沈家后,正值新房施工,他亲自搬砖,以示恤下。至今,砀山民间仍有“皇帝搬砖盖高楼”之说。砀山城南,经傅阁案到陈堤口的“沈堤”,有人说是当年沈阁老给干闺女修的走亲戚的便道,也有的说是专门汇集贡品酥梨的车路。
        乾隆三十年,正月十六至四月二十,清高宗弘历出宫南巡,意下江南,途经徐州时,看到各地官员呈贡的特产,有“丰县的烟,沛县的酒,砀山酥梨谢花藕。”食梨后,龙颜大悦,急下一道圣喻,称“进贡梨果甚多,此梨实甲天下也。回京呈供皇考祭祀。”砀山酥梨不仅倾倒了一代帝王,居然还传旨将梨子带回京都,让列祖列宗分享口福。可见砀山梨的身价百倍。

    品种繁多,各自由来

    酥  梨

        通常所说的砀山梨主要指的是酥梨,它属白梨系统,果个大,近圆形,采摘是为黄绿色,贮藏后为黄白色。果皮光洁,色泽艳美,酥脆多汁,甘甜爽口。“弹指得破,入口即酥”是它的特点,所以被称作“酥梨”。至今“砀山梨,皮儿薄,落到地上找不着”的歌谣仍在传唱着。
        除此之外,砀山还有白皮酥、伏酥、青皮酥、短把酥、金盖酥等其他酥梨,据考,都是酥梨的彷徨变异,不应列为另外品种。紫酥和雪花酥,名称中虽有酥字,但属于杂梨范畴,多作为酥梨的授粉品种。伏酥成熟在夏季伏天;短把酥以果柄短而命名;青皮酥、白皮酥,以果皮颜色而定,至于金盖酥的来历,据说有个故事。
        传说砀山良梨庄有一老汉,临死前将两棵大梨树留给两个儿子,并安排他们说:“虽是两株,但树梢搭界,树根交错,无法分得清了,千万别分开……”。
        老人逝世后,弟兄俩遵照遗嘱,互帮互助,日子过得还可以。不久,兄娶嫂,弟结亲,各自成家,树也就凑着分开了。
        一天刮大风,树上的梨子落掉不少,大嫂勤利起得早,便将风吹下的烂梨拾成堆,弟媳树下的梨子,她也顺手帮助拾好。弟媳吃过饭一看,总觉得自己家的一堆好象少了些,便怀疑嫂子做了手脚,于是记在心里。
        “春分到,梨下窖。”弟媳趁着嫂子不在场,经常偷摘几篮挎过来,由于离的近,脚印乱,嫂子没在意。但今挎点,明挎点,嫂子觉得树上的梨子有问题了,于是决定逮贼。一天,她半夜起身躲在树荫下,结果,与弟媳碰了个正着。弟媳本该给嫂认错,谁知她看此事只有两人在场,无法说清,就来个死不认帐。越吵越凶,等村上的人闻声赶来,也没弄出个所以然。
        嫂子回到家,丈夫不但不劝说,反而骂她挑拨兄弟间的关系,嫂子越想越气,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,便一头撞死在自家的梨树上……
        血流如注,浸润了大半个树盘。几天后,那棵树上的梨子,居然个个都在果梗附近出现了红色的血斑,连弟媳偷走的那几篮,也都映出了同样颜色。弟媳害怕了,连忙用湿毛巾反复擦,谁知,越擦梨子越鲜亮。弟媳为难了,即不敢拿出去卖,又不敢还给哥家,更不敢把它偷偷吃掉,只好就用毛巾长久盖在那里。说也怪,那梨子只要用湿毛巾盖着,就没有红色斑点,掀掉毛巾,一会就现出褐色……。
        弟媳就这么每天忏悔祈祷,跪求嫂子原谅。只要有人串门问起这梨,她就说是“巾盖梨”,是专门供奉嫂子的,不让别人乱摸。
        从此以后,砀山就又多了一个品种——巾盖梨。时间长了,人们敬重嫂子金子般的心,“巾盖”变成了“金盖”。现在所说的金盖酥,依旧映出红褐色,并非金黄。

    黄  梨

        砀山黄梨主要是马蹄黄、鹅黄和鸡爪黄三种。
        黄梨的共同特点,都是果肉白色,致密多汁,甜中带酸。其中马蹄黄与鸡爪黄是砀山酥梨的理想授粉品种,鹅黄因花粉量少,只能满足自身需要,不能作为授粉品种。
        鹅黄,属大型果,葫芦状,因果实肩部有鹅头状突起,故得此名。鸡爪黄,果台无副梢,只有果台芽或叶丛枝,并且三个一簇,多呈鸡爪状态,所以取名“鸡爪黄”。马蹄黄,果个较大,果实形状扁圆如马蹄,因此而命名,关于它的取名来历,还有一段传说。
    清代,砀山唐寨有一梨农在京城卖梨,时逢阴雨天,满车梨子烂的仅剩一筐,弟兄俩守在那里直叹气。
        乾隆皇帝的母亲此时正痰多肺热,御医讲:“必用梨做药引。”于是派出太监满街去寻。见到弟兄俩的梨,忙问多少钱一斤?大哥心想:事到如今,还按什么斤卖,干脆按个。于是张口说:“二两银子一个。”太监寻思:那有这麽贵的。便回去禀报皇上,皇上说:“二两银子一个也买。”太监急速又回。
        弟兄俩见买主走后,心想一天没吃饭了,吃梨吧!于是,你啃一个,我啃一个,待太监返回时,只剩半篮了。太监掏出银子正欲拿梨,弟弟又说了:“四两银子一个。”太监一惊,刚才是二两,现在翻一番,回去交差,皇上不怪我作梗吗?于是回去禀报。皇上说:“四两就四两。速去买来。”待太监跑回街上,弟兄俩把梨子吃的只剩五六个了,一问价,说十两银子一个。太监为难了,真是见风涨,皇上又没下旨让我贵贱都买,无奈又折回宫。
    皇上发怒了:“太后得病,买个梨子这么难,没用的东西,这次贵贱都得买,拿不回梨子拿命来。”太监那敢怠慢,连滚带爬赶到街上,见篮里还有一只梨,于是一个箭步跑去,趴在篮子上:“大爷饶命,贵贱我要了……”
        弟兄俩一商量:“好吧,五十两银子一只梨,权当这车梨子没烂。
        太后病愈后,说:“这梨是贵点,但话又说回来,便宜没好货,只要能治病,就值!”并赐赏太监。太监献媚说:“何不把此梨作贡品,年年孝敬您老。”太后眼一瞪:“巴我害病不是?”太监吓得面如土色,一个劲地掌嘴:“小的该死,小的该死。”太后息怒后,又说:“念你一片赤心,就把这梨赐名马蹄梨吧!”太监磕头谢恩说;“太后英明,马蹄凳,马蹄袖,马蹄梨,都是为满清尽犬马之效……”
        从此,这梨就叫马蹄梨,后传成马蹄黄了。
        这个传说显然是虚构的,但马蹄黄治咳嗽,是千真万确的,在这一点上,酥梨的药用效果远不及它。

    糙 子 梨

        砀山的糙子梨主要有青皮糙、紫皮糙和歪尾巴糙三种。糙子梨最突出的特点是:果点大,果皮粗糙,抗旱,抗涝,抗盐硷,耐瘠薄。早先因都能给酥梨授粉而得以保留,现在它退出了历史舞台,原因是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太低,单作为授粉树不合算,所以基本上都对它进行了高接换头。
        据说,原先在砀山境内,只有青皮糙和紫皮糙,有人把它们比作姊妹品种,说青的为妹,紫的为兄。青皮糙子的果点略小,皮色较细,形态如纺锤,称为妹很合适;紫皮糙子的果型近圆柱,果点较大,皮色红褐如铜,比作男子汉也形象。也有人说,它们是夫妻品种,必须青皮糙和紫皮糙栽在一块,树才旺,果才多。还以儿歌为证说:“青皮糙,糙青皮,树底下,挖块泥,捏个我,捏个你,咱们学它做夫妻……”。
        传得更离奇的是,说外尾巴糙,其实就是青皮糙和紫皮糙近亲繁育的结果。细细考察,歪尾巴糙本身的缺陷的确不少,它果个偏小,果型不正,还有采前落果现象。不过,它的口感比青皮糙和紫皮糙都好,这恐怕就是它能存在的主要原因吧。

    面  梨

        面梨为砀山本地固有品种,果实大,平均单果重在300克以上。果型近圆柱形,脐部多有猪嘴状突起,果肉黄白色,肉质致密,汁少味甜,贮藏后变面,有浓香。所以,有的地方还叫它“香面梨”。
        面梨在砀山数量虽然不多,但质量极其知名度都很高。1963年出版的《中国果树志》第三卷(梨)上,把“砀山面梨”列到砂梨系统内,并单独介绍一页,可见其独特之处。
    面梨个大,色黄,有香气,这是最突出的特点,它与木瓜很相似,所以砀山有“拿着木瓜当面梨”之戏言。至于它的来历,有这么一个传说。
        传说在砀山城东,有一对老夫妻,膝下无儿无女,全指望地里的几棵大梨树结的果子养活着。二老对待梨树,那是没说的,冬天常去给它们刮刮树皮挠挠痒;夏天就搬到地里住草庵,与树为邻;春秋天积点粪尿,给它攒肥;平时遇上死猫死狗也拖回来,挖坑埋在树下。
    一天,老婆对老头说:“咱们年纪都已古稀,啥也干不动了。这树结的果子要是能当面吃,那就省事多了。”老头笑了,说: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你不给它面吃,它能给你结面……”
        老婆还真把这话当回事,经常撒些豆面在树下,嘴里还嘟哝着:“心诚则灵,说不定那天就结面梨呢!”
        有一年,古砀郡大水,平地丈余,众禾皆损。乡亲们都外出逃荒,老两口手脚不便,眼看就要活不下去。突然发现,自家的梨树中有一棵与众不同,结的果子特大特怪,摘下一摸,疏松柔软;揭皮一尝,甘面如薯,吃快了还噎人。老两口喜出望外,赶忙把梨摘下来分给众邻,还藏在被窝里一部分,以备度过饥荒。
        这事一传十,十传百,传到邻村一个财主耳朵里,他忙派出家丁前来打探虚实。
    家丁装作赶集路过,借故讨口水喝溜进院里,左瞅瞅,右瞅瞅,没看出什么名堂,只是闻到一股香气,正想继续盘问,突然看见老人屋后有棵木瓜树,木瓜熟了也香,并且形状极象梨子,于是恍然大悟,匆匆回去交差,说:“穷人家,哪有什么面梨,那是木瓜……”
    至今,砀山城东还流传着一句戏言:“有个老汉去赶集,拿着木瓜当面梨。”说的就是这回事。
        还有人传说,是老汉为了掩人耳目,自己挎着木瓜到集上招摇,说成面梨,故意混淆概念,防止人偷。……
        传说总归是传说,但梨树下施豆面的现象的确存在;面梨用被子捂着特香,这也是事实。

    子一只梨,权当这车梨子没烂。
        太后病愈后,说:“这梨是贵点,但话又说回来,便宜没好货,只要能治病,就值!”并赐赏太监。太监献媚说:“何不把此梨作贡品,年年孝敬您老。”太后眼一瞪:“巴我害病不是?”太监吓得面如土色,一个劲地掌嘴:“小的该死,小的该死。”太后息怒后,又说:“念你一片赤心,就把这梨赐名马蹄梨吧!”太监磕头谢恩说;“太后英明,马蹄凳,马蹄袖,马蹄梨,都是为满清尽犬马之效……”
        从此,这梨就叫马蹄梨,后传成马蹄黄了。
        这个传说显然是虚构的,但马蹄黄治咳嗽,是千真万确的,在这一点上,酥梨的药用效果远不及它。

     

    糙 子 梨

        砀山的糙子梨主要有青皮糙、紫皮糙和歪尾巴糙三种。糙子梨最突出的特点是:果点大,果皮粗糙,抗旱,抗涝,抗盐硷,耐瘠薄。早先因都能给酥梨授粉而得以保留,现在它退出了历史舞台,原因是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太低,单作为授粉树不合算,所以基本上都对它进行了高接换头。
        据说,原先在砀山境内,只有青皮糙和紫皮糙,有人把它们比作姊妹品种,说青的为妹,紫的为兄。青皮糙子的果点略小,皮色较细,形态如纺锤,称为妹很合适;紫皮糙子的果型近圆柱,果点较大,皮色红褐如铜,比作男子汉也形象。也有人说,它们是夫妻品种,必须青皮糙和紫皮糙栽在一块,树才旺,果才多。还以儿歌为证说:“青皮糙,糙青皮,树底下,挖块泥,捏个我,捏个你,咱们学它做夫妻……”。
        传得更离奇的是,说外尾巴糙,其实就是青皮糙和紫皮糙近亲繁育的结果。细细考察,歪尾巴糙本身的缺陷的确不少,它果个偏小,果型不正,还有采前落果现象。不过,它的口感比青皮糙和紫皮糙都好,这恐怕就是它能存在的主要原因吧。

    面  梨

        面梨为砀山本地固有品种,果实大,平均单果重在300克以上。果型近圆柱形,脐部多有猪嘴状突起,果肉黄白色,肉质致密,汁少味甜,贮藏后变面,有浓香。所以,有的地方还叫它“香面梨”。
        面梨在砀山数量虽然不多,但质量极其知名度都很高。1963年出版的《中国果树志》第三卷(梨)上,把“砀山面梨”列到砂梨系统内,并单独介绍一页,可见其独特之处。
    面梨个大,色黄,有香气,这是最突出的特点,它与木瓜很相似,所以砀山有“拿着木瓜当面梨”之戏言。至于它的来历,有这么一个传说。
        传说在砀山城东,有一对老夫妻,膝下无儿无女,全指望地里的几棵大梨树结的果子养活着。二老对待梨树,那是没说的,冬天常去给它们刮刮树皮挠挠痒;夏天就搬到地里住草庵,与树为邻;春秋天积点粪尿,给它攒肥;平时遇上死猫死狗也拖回来,挖坑埋在树下。
    一天,老婆对老头说:“咱们年纪都已古稀,啥也干不动了。这树结的果子要是能当面吃,那就省事多了。”老头笑了,说: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你不给它面吃,它能给你结面……”
        老婆还真把这话当回事,经常撒些豆面在树下,嘴里还嘟哝着:“心诚则灵,说不定那天就结面梨呢!”
        有一年,古砀郡大水,平地丈余,众禾皆损。乡亲们都外出逃荒,老两口手脚不便,眼看就要活不下去。突然发现,自家的梨树中有一棵与众不同,结的果子特大特怪,摘下一摸,疏松柔软;揭皮一尝,甘面如薯,吃快了还噎人。老两口喜出望外,赶忙把梨摘下来分给众邻,还藏在被窝里一部分,以备度过饥荒。
        这事一传十,十传百,传到邻村一个财主耳朵里,他忙派出家丁前来打探虚实。
    家丁装作赶集路过,借故讨口水喝溜进院里,左瞅瞅,右瞅瞅,没看出什么名堂,只是闻到一股香气,正想继续盘问,突然看见老人屋后有棵木瓜树,木瓜熟了也香,并且形状极象梨子,于是恍然大悟,匆匆回去交差,说:“穷人家,哪有什么面梨,那是木瓜……”
    至今,砀山城东还
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网友评论
    声明 本文由乡镇港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乡镇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乡镇港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